【地區(qū)概況】
清遠市,廣東省轄地級市,位于廣東省的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南嶺山脈南側與珠江三角洲的結合帶上。清遠市土地總面積1.9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陸地總面積的10.6%;轄2個縣、2個自治縣、2個市轄區(qū)、代管2個縣級市;清遠市戶籍人口453.50萬人。
清遠市境在春秋戰(zhàn)國時屬百越(粵)之地。漢置桂陽、中宿等5縣;梁天監(jiān)六年(507年)置清遠郡,清遠之名由此而始。清遠市是廣州都市圈城市,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史前文明;清遠也是廣東省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清遠是廣府文化區(qū)域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府文化是清遠文化的主流,清遠與廣府文化圈在歷史、地理及族群等方面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清遠靠近廣州,廣州對口幫扶清遠,合作共建廣州(清遠)產業(yè)園,是實現(xiàn)“廣清一體化”的重要體現(xiàn)。2023年,清遠被評為三線城市。清遠先后出現(xiàn)西漢中散大夫何丹,唐代兩度為相劉瞻,南唐詩人孟賓于等人。清遠的摩崖石刻量多質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內容廣雜,書法多彩,其中有韓愈、周敦頤、蘇軾、大奔等名人題刻。
【行政區(qū)劃】
清遠市轄2個市轄區(qū)、2個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清城區(qū) 面積 1262平方千米,人口 62萬。轄4個街道、4個鎮(zhèn)。
清新區(qū) 面積 2171平方千米,人口 70萬。轄8個鎮(zhèn)。
英德市 面積 5679平方千米,人口 97.66萬。轄1個街道、24個鎮(zhèn)。
連州市 面積 2661平方千米,人口 38.22萬。轄10個鎮(zhèn)、2個民族鄉(xiāng)。
佛岡縣 面積 1302平方千米,人口 32.07萬。轄6個鎮(zhèn)。
陽山縣 面積 3372平方千米,人口 54.3萬。轄12個鎮(zhèn)、1個民族鄉(xiāng)。
連南瑤族自治縣 面積 1231平方千米,人口 15.65萬。轄7個鎮(zhèn)。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面積 1264平方千米,人口 12.16萬。轄7個鎮(zhèn)。
【歷史沿革】
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在嶺南地區(qū)設立南?、桂林郡和象郡。今廣東大部分地區(qū)屬南海郡管理。南?は螺犓目h一區(qū),分別為:番禺縣、龍川縣、四會縣、傅羅縣(即博羅縣)和揭陽戍守區(qū),郡治設在番禺(今廣州)。其時清遠市境尚無政區(qū)設置,今清遠南部地區(qū)隸屬番禺縣管理范圍,北部隸屬長沙郡管理。
秦朝末年(前206年),南越郡尉趙佗擁兵自立,建立南越國。南越國時期,清遠南部地區(qū)仍屬番禺縣管轄。清遠市境最早的政區(qū)建置為桂陽縣(今連州等地)。其設立時間一般認為在西漢文帝(前179年—前164年)初年或更早,隸屬荊州桂陽郡。
三國時期,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劃出交州東部的南海、蒼梧、郁林、高涼4郡設置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廣州之名。吳甘露元年(265年),陽山縣復置,與桂陽、含洭、湞陽、中宿4縣歸屬新設立的荊州始興郡。清遠全境屬吳國荊州。
西晉時期(265—316年),太康元年(280年)吳國滅亡,原屬荊州的始興郡改隸廣州,清遠全境隸屬廣州。東晉時期(317—420年),始興郡由隸屬廣州改隸荊州析出的湘州,清遠全境歸屬湘州。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鑒于南北朝濫置郡縣之弊,開始大規(guī)模調整、撤并政區(qū)。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清遠郡及其所屬的中宿、翁源等6縣,置清遠縣、政賓縣(今清新濱江一帶),隸屬廣州南海郡;廢陽山郡改置連州,西衡州改名為洭州。從此,清遠縣開始作為一個政區(qū)存在,一直延續(xù)到1988年建市,時間長達近1400年。
唐朝行政區(qū)劃較隋有兩大變化:一是改郡為州(天寶年間曾一度改州為郡);二是在州之上設道,形成道、州、縣三級政區(qū)建制。這一時期,清遠市境政區(qū)略有變動。唐武德四年(621年),熙平縣并入連山縣。武德六年(623年),政賓縣并入清遠縣。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清遠、浛洭(627年含洭改為浛洭)、陽山3縣屬嶺南道廣州都督府;天寶元年(742年),連州改連山郡,屬嶺南道,轄陽山、桂陽、連山3縣。乾元元年(758年),連山郡復改為連州。
宋代行政區(qū)劃,基本襲用唐制。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全國設15路,由唐代嶺南道演變而來的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廣東和廣西的名稱,即由此簡化而來。這一時期清遠市境政區(qū)稍有變化。北宋開寶五年(972年),浛洭改稱浛洸。乾興元年(1022年),湞陽改稱真陽。政和元年(1111年),清遠縣屬廣南東路廣州,桂陽、陽山、連山縣屬連州,真陽、浛洸縣屬英州。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連山廢縣,十二年后復縣,改稱程山縣。慶元元年(1195年),英州升為英德府。
元代在嶺南的政區(qū)設置分為省、道、路(州、府、司)、縣四級,今廣東境內分屬江西、湖廣兩行省。今清遠全境隸屬江西行省屬下的廣東道(宋代的廣南東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于程山縣置安撫司,領程山、陽山2縣。至元十五年(1278年),程山縣復稱連山縣。至元十七年(1280年),廢安撫司,置連州路總管府,治所在連山。至元十五年(1278年),英德府改為英德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再降為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浛洸縣、真陽縣并入英德州。至順元年(1130年),在今清遠境內所設的政區(qū)有:清遠縣,隸廣東道廣州路;英德州(除管轄已并入的浛洸、真陽地域外,另轄翁源縣)、桂陽州(轄陽山縣)、連州(轄連山縣)直隸廣州路。
明代在全國的政區(qū)設置分為布政司(初期為行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改廣東道為廣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稱廣東布政司),并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將過去長期與廣西同屬一個大區(qū)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給廣東統(tǒng)轄,廣東省區(qū)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這一時期清遠境內政區(qū)設置變動不大。
清代在全國的政區(qū)設置分為省(初為布政司,康熙時改稱行。、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廳)三級。“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范圍與明代廣東布政司相同。清設“兩廣總督”管轄廣東、廣西兩省,初駐肇慶,乾隆十一年(1746年)移廣州。這一時期清遠境內政區(qū)設置總體保持穩(wěn)定,最大事件是佛岡直隸廳的設立。清雍正七年(1729年),連州改為直隸州,直隸廣東布政司,轄陽山、連山2縣。
中華民國建立后,廣東省的名稱和范圍與清代相同,但將府直轄地及州、廳皆改為縣,成為省、縣二級制,并于省、縣之間分區(qū)相繼設置綏靖區(qū)、行政區(qū)、行政督察區(qū)。民國元年(1912年),連州、連山直隸廳分別改為連縣、連山縣。民國三年(1914年),佛岡直隸廳改為佛岡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政府設立連南縣,隸屬廣東第二專署行政督察區(qū)。
1983年7月,韶關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清遠、佛岡兩縣從韶關地區(qū)劃歸廣州市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清遠縣,設立地區(qū)級政區(qū)清遠市,原清遠縣分為清城、清郊兩個市轄區(qū)(1992年清郊區(qū)改稱清新縣),并劃廣州市屬的佛岡縣和韶關市屬的英德縣、陽山縣、連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為清遠市所轄。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清遠市位于廣東省的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南嶺山脈南側與珠江三角洲的結合帶上。南連廣州和佛山市,北接湖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及東北部和韶關市交界,西及西南部與肇慶市為鄰;南北相距190千米,東西相隔約230千米,邊界線長1200余千米。清遠市土地總面積1.9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陸地總面積的10.6%。
地形地貌
清遠市市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連州東部、陽山東北部的山嶺構成全省地勢最高峻的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陽山縣與乳源交界的石坑崆,海拔為1902米。東南部的英德、清新、清城境內的北江河谷地勢最低,大多在海拔20米以下。
氣候特征
清遠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中,北部的陽山、連州、連南、連山屬中亞熱帶;南部的清城、清新南部地區(qū)、佛岡、英德屬南亞熱帶。一年內夏天最長,春、秋、冬季較短,南北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在18.9℃~22℃之間,雨水資源豐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631.4毫米~2149.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數(shù))為160~173天。
【社會事業(yè)】
文化事業(yè)
清遠市共有專業(yè)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館9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10個、博物館9個、紀念館3個、文化站85個、公共圖書館藏書343.3萬冊。全市廣播電臺7個、電視臺8個、廣播電視發(fā)射與轉播臺9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37.2萬戶。
醫(yī)療衛(wèi)生
清遠市共有各類衛(wèi)生機構2622個,其中醫(yī)院(包括綜合醫(yī)院、中醫(yī)院、專科醫(yī)院)63個、衛(wèi)生院110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站)17個、村衛(wèi)生室1513個、門診部72個、診所(衛(wèi)生所、醫(yī)務室)808個、婦幼保健機構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個、?萍膊》乐卧海ㄋ、站)7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6個、急救中心(站)3個、采供血機構3個、健康教育中心1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1個、其他衛(wèi)生機構1個。擁有醫(yī)療床位19664張,增長2.0%,其中衛(wèi)生院床位4893張。在崗職工31080人,增長4.5%,其中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9268人、注冊護士12441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wèi)生技術人員316人、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衛(wèi)生技術人員45人、衛(wèi)生院衛(wèi)生技術人員6586人。
【交通運輸】
公路
清遠市境內有京港澳高速公路、許廣高速公路、廣樂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廣連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有G107京港線、G106京廣線、G323瑞清線、G234興陽線(經連州、連南、連山),G240保臺線(經英德、清城)、G355福巴線(經佛岡、清城、清新), G358石水線(經英德、陽山)、G537寧連線(經連州)等國道。
鐵路
主要鐵路車站:清遠站、英德西站、源潭站、英德站、清城站、龍?zhí)伶?zhèn)站、磁浮銀盞站、磁浮長隆站
2020年11月30日,廣清城際鐵路(花都站至清城站)開始運營。廣清城際最高速度200千米/小時。
2024年2月,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啟動體驗式試運營,運行初期設有磁浮銀盞站、湖蝶灣站、磁浮長隆站3站。
航運
2015年,北江航道擴能升級工程開工,對北江251.5公里航段按照內河Ⅲ級航道、通航1000噸級船舶標準進行整治。2019年7月29日,清遠樞紐二線船閘新建工程全面完成,船閘試通航;2023年6月,北江航道擴能升級項目清遠白石窯樞紐一線船閘改建工程完工。2024年1月22日,清遠港清遠旅游客運碼頭通過交工驗收。
【風景名勝】
連州地下河
連州地下河位于廣東省清遠連州市區(qū)以北26公里的東陂鎮(zhèn)。它藏在山勢雄竣的大口巖溶洞中,是一個大型的地下暗河溶洞,上下共分為三層,游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天然的洞口寬敞雄偉。
置身其中,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油然而生。在粵湘桂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景觀。
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現(xiàn)在可游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
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寶晶宮
寶晶宮國際旅游度假區(qū)于廣東省英德市南郊,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武廣高鐵線貫通;占地12平方公里,度假區(qū)內環(huán)境幽美雅靜、碧波萬傾、茂林修竹,集湖泊花海、溶洞、山林奇石、溫泉酒店、水上樂園、恐龍世界、極限項目、研學拓展基地 等項目為一體的綜合度假區(qū)。被譽稱為“廣東的山水桂林”、“嶺南第一洞天”。
寶晶宮歷史悠久,有通天洞摩崖石刻、寶晶宮現(xiàn)代摩崖石刻 、十萬年歷史的舊石器遺址 、碧落洞千年道觀遺址 、老地灣清代民居等人文歷史景觀。
英德通天巖
英德通天巖位于英德市區(qū)西南3公里處的石角頭山,是一大型石灰?guī)r溶洞。一千多年以來,通天巖以其雄偉壯麗、震撼人心的景觀、奇異瑰麗的造型、韻味獨特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游人前來參觀游覽,是英德乃至嶺南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
通天巖洞內總面積6600多平方米,由洞口拾級而入,由小到大,分為四個廳,由神奇詭異的石林長廊相連接。每個大廳各具特色,廳內石鐘、石筍、石幔形態(tài)各異,變化萬千,極盡造物之神奇。洞中云盤層層疊疊,如綰龍盤虬;云盤內清水漣漣,碧波倒影,流金溢彩,似海市蜃樓一般,視之深不見底,觸之掬不盈手,尤其是最后一個大廳,開闊明朗,巨石相峙而立,廳頂有雙洞通天,洞口樹蔭蔽日,“垂蔓搖絲,云在木葉間”,陽光透過樹葉下瀉,使大廳內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洞內還有保存完好的北宋石刻,字跡流暢清晰,為通天巖內一處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適游通天巖后,為其雄壯神奇的景觀和鬼斧神工般的造型所折服,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通天巖記》。
長湖
長湖是位于英德市大站鎮(zhèn)黃崗的一個風景區(qū)。距市區(qū)12公里。為20世紀70年代建設長湖水電站時將滃江攔截后形成的高峽平湖,集雨面積4800平方公里,占滃江流域總面積的97.4%。最大庫容1.55億立方米。湖面寬度幾十米至200米之間,宛如一條長長的銀蛇盤旋于群山中,延綿25公里,故名“長湖”。
景區(qū)植被茂密,樹種繁多,因植物的形態(tài)、色彩變化、季節(jié)不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觀:春天樹木抽梢,新枝綠葉,山花爛漫;夏初藜蒴、鴨腳木白花朵朵,蜂飛蝶舞,鳥語蟬鳴;秋末初冬,楓樹、山烏桕葉紅如花,萬綠叢中紅一片,如火如荼;冬天綠浪滾滾,郁郁蔥蔥。
飛霞山
飛霞山位于中國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國家一級生態(tài)林保護區(qū)、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qū)、廣東八大名山之一,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旅游度假區(qū),是道教的第十九福地。
主要特色有五,一古、二雄、三大、四奇、五游。這里山川秀麗,古跡林立,山水相依,谷幽林深,空氣新鮮,是一處尋幽探古、休閑度假的旅游勝地。飛霞山是大自然氧吧,美麗迷人的森林公園,面積約52平方公里。清遠小北江與飛霞山,構成一幅“一水遠赴海、兩山高入云”的大自然美景。
廣東第一峰旅游風景區(qū)
廣東第一峰旅游風景區(qū)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常綠闊葉林茂密,溪流四季不斷,深潭瀑布眾多;景區(qū)內的石坑崆是廣東最高峰,海拔1902米。
空氣負離子含量是廣東省之最,國內罕見;古老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高山峽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珍稀的野生動植物、隨處可見的溫礦泉、如詩如畫的清流瀑布,構成了廣東第一峰的“雄、奇、險、秀、曠、奧、幽”。
【歷史文化】
清遠市的摩崖石刻量多質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內容廣雜,書法多彩,其中有韓愈、周敦頤、蘇軾等名人題刻,其中巾峰山摩崖石刻、觀音巖摩崖石刻、賢令山摩崖石刻、南山摩崖石刻、碧落洞摩崖石刻、大云洞摩崖石刻及峽山石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飲食
清遠,融合了廣府、客家、疍家、壯瑤等飲食文化,美食自然是集眾口味于一體,有清遠雞、烏鬃鵝、北江河鮮、艾糍等清遠地道美食。
地名由來
“清遠”得名緣由,史書無考!跋闱逡邕h”或“清香遠溢”之說,取自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的語句“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從地名學原理及清遠郡建置的歷史背景來分析,“清遠”原意應為“清明廣遠”!扒濉,意為“政治清明,社會安定”,表達一種良好意愿;“遠”,是指清遠地域廣大,遠離統(tǒng)治中心(時南梁都城在建康,今南京),表示政區(qū)的所在位置。
廣府文化
清遠市是廣府文化區(qū)域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府文化是清遠文化的主流,清遠與廣府文化圈在歷史、地理及族群等方面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清遠人在語言、習俗、生活方式、民間信仰等方面與珠三角的廣府人并無太大的差異,廣清兩地文化的融合不存在大的障礙。“清遠具備其他非珠地區(qū)沒有的文化優(yōu)勢,比區(qū)位優(yōu)勢更具價值!
地方語言
據統(tǒng)計,清遠市常住人口中,廣府人約占70%,客家人約占25%;浾Z方言主要分布在清城區(qū)、清新區(qū)、英德市、連州市、陽山縣、佛岡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清新區(qū)、英德市、佛岡縣、陽山縣以及連州市、連山、連南部分地區(qū);瑤語主要分布在連南的三排、南崗、大坪、金坑、盤石等鄉(xiāng)鎮(zhèn)以及連山西部的三水鄉(xiāng)和大旭山林場;壯語主要分布在連山南部的永豐、福堂、上帥、加田、小三江等鄉(xiāng)鎮(zhèn)以及太保鎮(zhèn)上坪管理區(qū);清遠鶴話(亦稱“鶴佬話”,當是“福佬話”的俗稱),屬于閩方言中閩南話系統(tǒng)的潮汕方言,主要分布在源潭,龍?zhí)、洲心、石?鎮(zhèn)的部分管理區(qū)。本音系以洲心的佛祖管理區(qū)的鶴話為準,這一帶講鶴話的人主要從潮州揭陽遷來,已有200多年。
文保單位
慧光斜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連州市慧光路,距市中心約1千米,是典型的宋代建筑文物旅游景點。也是廣東省歷史名城—連州市的標志性文物建筑,是研究嶺南佛教建筑和佛教傳播較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始建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為木構塔,唐代改建成樓閣式磚木塔,宋代改建成磚室塔,1985年在每層的回廊上增加了欄桿,成為可攀登的古塔;酃馑呔艑邮呒50.13米,其中塔剎高7.78米,外墻為土紅色,平面呈六角形,內部為斗拱形結構,塔腔為壁內折上式。塔身空心,有梯道可登,每層有回廊環(huán)繞,每層用磚砌出角柱、椽枋、斗拱、平座和檐面,層層向上遞減,呈直線收縮,造型美觀。
青塘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青塘鎮(zhèn),是華南地區(qū)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典型的洞穴遺址,發(fā)現(xiàn)距今2.5萬年至1萬年連續(xù)的地層堆積和文化序列,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動植物遺存等各類珍貴文物標本一萬余件。這些出土文物完整反映出嶺南地區(qū)史前人類從流動性較強的狩獵采集生計方式,逐漸向定居,更多利用植物、水生生物等廣譜資源的生計方式的轉變。
【非物質文化遺產】
瑤族耍歌堂
瑤族耍歌堂自明代起,就已經成為清遠排瑤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也是一場集紀念先祖、追憶歷史、慶祝豐收、傳播知識和群眾娛樂活動于一體的民間盛會,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2006年5月,瑤族耍歌堂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主要分布于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的排瑤聚居地,屬廣場性的喜慶舞蹈。每逢春節(jié)、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及“耍歌堂”,排瑤同胞聚集到村前的廣場或收割后的田野,吹響牛角、敲起銅鑼、擊長鼓而舞,以歡慶節(jié)日。長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可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群舞表演的人數(shù)不限,人數(shù)愈多氣氛愈熱烈。舞蹈的特點是動作粗獷、剛健,節(jié)奏明快、敏捷。2008年6月,瑤族長鼓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英石假山盆景技藝
英石假山盆景技藝是英德市民間一項特色手工技藝,主要分布于英德望埠鎮(zhèn)等地。英石假山盆景主要以英石為構件。英石,是全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在長期自然風化、剝落的作用下形成嶙峋奇巧、峻峭疏秀、空透玲瓏的千姿百態(tài),具有相當?shù)挠^賞價值。2008年6月,英石假山盆景制作工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連山瑤族小長鼓舞
連山瑤族小長鼓舞,也稱長鼓舞,為清遠連山地區(qū)過山瑤的民間舞蹈。小長鼓舞,每套動作均可獨立成章,精細含蓄,剛柔兼?zhèn),手足嚴謹,上下身和諧統(tǒng)一,樸實而瀟灑,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幾彘L鼓舞于2007年先后列入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婚俗
排瑤婚俗分訂婚、認親、擇日、舉行婚禮、回門五個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情意綿綿,底蘊深厚,充分體現(xiàn)了瑤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2014年11月,瑤族婚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布袋木獅舞
瑤族布袋木獅舞又稱“舞木獅”,是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道具舞,流傳于連州市三水、瑤安等瑤族鄉(xiāng)村,約有100多年歷史。木獅舞屬于瑤族祭祀舞蹈,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有著濃厚的民族氣息,濃縮表現(xiàn)了當?shù)噩幾宓奈幕囆g及風情習俗,多在農歷十月豐收季節(jié)和翌年春耕前活動,寄托了追念祖先遷徙的艱辛、祝愿族人生息繁衍興旺發(fā)達的情感。其多元的文化特征頗具學術研究價值。2021年6月,瑤族布袋木獅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土產特產】
清城區(qū)特產:清遠雞、烏鬃鵝。
特色小吃:豬肚雞、白切清遠雞、吊燒清遠雞、母鵝煲、母雞煲、刀切糍、艾糍、洲心燒肉、洲心大粥。
清新特產:駱坑筍、 蒲坑茶、山塘臘肉、山塘燒肉。
特色小吃:全菇宴、全羊宴、全鹿宴、石潭豉油雞、石潭豆腐、浸潭山坑魚仔、山坑螺。
陽山特產:板栗、陽山雞、陽山酥李、玉米、無花果、桐冠梨、粵北生態(tài)茶、紅薯干。
特色小吃:白切陽山雞、麥羹(即玉米羹)等。
連州特產:連州白茶、蜜棗、黃精、東陂臘乳狗、瑤安冬菇、星子黃煙、 孔塘煙、黃精、龍須草、東陂馬蹄、星子紅蔥、水晶梨以及根雕、漢白玉工藝品。
特色小吃:白切狗、狗腦煲、連州花腸、釀田螺、東陂水角、酸辣豆角干、黃茅粽等。
連南特產:猴頭菇、無核山楂果、無花果、山菊花、紅薯干、蘿卜干、百合、蜜棗。
連山特產:沙田柚、梅洞肉姜、太保白果、連山大糯、香粳米。
英德特產:英德紅茶、苦丁茶、西牛筍干、英石。
特色小吃:擂茶粥、卷筒糍、大灣菜包、東鄉(xiāng)蒸肉等。
佛岡縣特產:琶江雞、蘆筍、竹山粉葛。
、儆⒌录t茶“英紅”是與“祁紅”、“滇紅”并列的約中國五大紅茶之一,它因外形成條、色澤烏潤、內質鮮甘、湯色紅艷、香氣濃郁、入口醇厚而深受品茶人士贊賞,獲獎無數(shù),據傳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就十分愛喝英德紅茶。
②九龍豆腐是九龍鎮(zhèn)特產,以當?shù)靥赜猩剿ザ怪瞥,吃來口感嫩滑、豆香盈口,在英德人人皆知。吃九龍豆腐一定要到九龍?zhèn),那才是正宗。
、矍暹h麻雞,俗稱清遠雞,因母雞背羽面點綴著無數(shù)芝麻樣斑點而得名。清遠麻雞屬小型優(yōu)質肉用雞種,其特征為三黃、二細、一麻(即腳黃、嘴黃、皮黃;頭細、骨細、毛色麻黃),素以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骨軟、鮮香味美、風味獨特而馳名省港澳市場。
、苓B州木屐,連州有一首民謠:“三江草鞋,連州屐;東陂馬蹄,西岸石!边B州人很喜歡穿這種木屐。每當夏夜,連州人會穿上木屐,手搖葵扇,悠然慢行在石板街上。連州木屐已有幾百年歷史,在東南亞一帶都小有名氣。它用白花木或泡桐木做鞋底,面上交叉或平行釘上條帶,穿在腳上很涼快,F(xiàn)在的連州木屐又設計出多種流線屐型,穿著更舒適。
、葸B州白茶,又叫“藤婆條”,是連州家家必備的茶,具有清熱、潤肺、解暑消毒的作用。據說唐代大詩人劉禹錫被貶到連州當刺史時,嶺南還是一片蠻荒之地。當時有不少中原人也遷移到連州來,因水土不服而生瘡中毒。劉禹錫發(fā)現(xiàn)山寨中的原住居民卻身體強健,很少患病。了解后得知,原來山寨里的人們經常去山頂摘一種葉面呈白色的藤狀枝葉回來煎茶喝,這種茶具有祛病健身的作用。于是劉禹錫請人將這種藤葉制成茶餅分發(fā)給百姓服用,終于解除了當?shù)氐囊卟 :髞,飲用白茶的習俗在連州就一直保留了下來。
、抻⒌掠⑹桥c太湖石、靈璧石、黃臘石并列的中國四大園林名石之一,產于英德東北25公里的英山,所以叫“英石”,有很高觀賞收藏價值。在英石腳望埠鎮(zhèn)的英石市場里可以買到。
⑦黃精是一種滋補中藥,連州所黃精肉厚、蜜煉釀造,經去皮九蒸九曬加工而成,用來下藥或浸酒功效最好。當?shù)鼐茝S所產黃精糯米酒,酒精含量不高,甜而不膩,滋補強身,包裝時款,是送禮自奉之佳品。
、嗍抖垢允渡剿谱,特別新鮮嫩滑,豆香盈口,非普通豆腐可比。
、彡柹桨謇跤纸袟骼、栗子、栗果、大栗。陽山縣是廣東省板栗的主要產區(qū)。目前全縣種植面積近1萬公頃,產品絕大部分出口東南亞,在國內市場也甚為暢銷。陽山板栗品種分為油栗、香栗、木栗三種,但以油栗為貴。油栗大小適中,殼呈黑褐色,有油質澤。其肉厚味甜,營養(yǎng)豐富,含有極高的糖、脂肪、蛋白質,還含有鈣、磷、鐵、鉀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C、8、B2等,有強身健體的作用。陽山板栗美味可口,生吃熟食皆宜,除了砂炒、水煮之外,還可做成席上佳肴,如栗子雞、栗子肉等,均屬膾炙入口的上品。此外,陽山板栗還可入藥,有養(yǎng)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之功能。每逢中秋時節(jié),板栗上市,吸引眾多商家,陽山“板栗節(jié)”更是熱鬧!
⑩東陂的臘味,聞名粵港地區(qū)和東南亞諸國,當?shù)厝顺R宰院馈|陂人心靈手巧,東陂的臘味不僅品種繁多,而且制作奇特,以下小錄幾款。
臘蛋:蛋也能臘嗎?是的,臘蛋是有名的東陂臘味之一。早在20世紀30年代,東陂鎮(zhèn)“遂昌號”的臘蛋、臘狗和風腸,就遠銷馬來西亞、菲律賓諸國和港澳地區(qū)了。臘蛋的主要原料是花油(豬網油)和蛋,花油為皮,蛋為餡。
臘蛋的制作工藝極繁,先以鹽水浸花油,目的是添味、漂白,一日即可,浸好后備用;再選蛋,雞蛋或鴨蛋皆可,去白留黃,下鹽、糖、酒;做臘蛋時,花油切至大小適中,墊于小瓷碟上,放蛋黃、風腸片、芫茜(若制作“銀玉蛋”,周邊還須放瘦肉),包成扁圓狀;然后放太陽下曬,等表面稍干,加一碟蓋上,反轉碟子再曬另一面;兩面曬至至三四成干,移至竹箕,又再曬;八成干,以小繩吊晾。臘蛋可蒸吃。要問味道?香又爽。
臘狗:東陂臘味中的臘狗,首推關屋“遂昌號”制品。80多歲的關佐賢老人說,1912年,肉食供應緊張,制作傳統(tǒng)臘味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試著用狗做臘味的原料,先是做臘狗條,之后是臘全狗,從此,便開了“東陂臘狗”之先河。
制臘狗要選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凈后去骨,用炒干的碎鹽腌;腌好后再以溫水洗凈,晾干水,淋姜汁酒,涂上糖和沙姜粉;然后造型,風干。
東陂臘狗嫩、爽、香、不腥不膩,可蒸可炒。
風腸:別處都叫“臘腸”,為什么東陂卻叫“風腸”呢?原來東陂風腸要靠山風來風干。一條自西北方峽谷鉆出來的西溪,緩緩地流到東陂鎮(zhèn)邊,也把習習的山風帶到了鎮(zhèn)子上。五更天,制風腸的人家便將一篙篙的風腸從涼棚里托出來,晾到露天“打冷風”;中午日頭猛,又將一篙篙的風腸托回涼棚里去。
東陂風腸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講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腸”;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腸”。
精于做生意的東陂人深通藏而不露之道,并不刻意炫耀自己的制臘味技術,有人夸東陂臘味好,便說:“臘味全靠風,我們地方風好。”還有更神奇的說法:“東陂街的風,街東和街西的也不一樣哩!
(11)東陂牛肉干:其制作歷史也很悠久。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東陂是湖南藍山、新田、嘉禾至廣州官道的中轉站,每年經過此道者不下十萬人。東陂鎮(zhèn)每天都殺牛供應客商,偶逢賣不完時,因牛肉易腐,生意人就要虧本了,為此家家大傷腦筋。有一屠戶,靈機一動以炭火燒烤,發(fā)現(xiàn)其味特香,于是試著加進各種佐料,其味更佳。東陂牛肉干的制作自此開始,沿襲至今。
|